胃炎(別名:胃腸感染;腸胃炎)
掛號科室: 消化內科
發病部位:上腹
多發人群:所有人群
治療方法:藥物治療
是否傳染:無傳染性
是否遺傳:無遺傳性
相關癥狀:上腹痛、腹脹、噯氣
相關檢查:胃鏡、病理
相關手術:無
相關藥品:多潘立酮、硫糖鋁
治療費用:市三甲醫院約(1000-2000元)
胃炎可以吃果凍嗎
50814次播放21次點贊
胃炎可以吃藕粉羹嗎
48240次播放11次點贊
慢性淺表糜爛性胃炎的治療方法
46516次播放164次點贊
糜爛性胃炎能喝酸奶嗎
33537次播放372次點贊
糜爛性胃炎飲食要注意什么
35177次播放275次點贊
膽汁反流性胃炎多久能好
21428次播放106次點贊
蒲公英治胃炎嗎
36247次播放272次點贊
中醫治療胃炎的效果如何
20590次播放408次點贊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本篇病例患者女,58歲,因呼氣試驗的檢查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入院進一步胃鏡檢查及幽門螺桿菌全基因組檢測,見有胃癌及高毒力高致病性幽門螺桿菌株,故使用藥物進行抑酸、殺菌、調節胃腸益生菌治療14天,腹痛緩解,復查幽門螺桿菌轉為陰性,出院后1個月復診,現仍在隨訪中?!净拘畔ⅰ颗?、58歲【疾病類型】幽門螺桿菌感染【就診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時間】2022年6月【治療方案】口服藥物(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阿莫西林膠囊、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治療周期】住院治療14天,1個月后復診【治療效果】腹痛癥狀消失,幽門螺桿菌感染轉為陰性一、初次面診本例患者為58歲女子,過往10年未曾體檢,因近期發現胃癌而體檢進行了呼氣試驗的檢查,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而入院,自述具有胃癌家族史、高血壓病史,在體檢中見患者血壓150/80mmHg,發育正常,神志清,精神差,查體合作,胃鏡檢查時發現患者胃竇部位有一處隆起的凹陷性病變,伴有潰瘍,幽門螺桿菌全基因組檢測顯示患者感染的幽門螺桿菌屬于高毒力高致病性菌株,患者質子泵抑制劑基因多態性檢測為快代謝型,故以幽門螺桿菌感染為主要診斷收入院進行治療。二、治療經過與患者溝通病情,目前出現幽門螺桿菌感染,需盡早糾正感染情形,且存在胃癌可能,建議患者盡早采取手術治療切除胃部瘤體,患者暫拒絕手術,故先采取藥物治療糾正幽門螺桿菌感染,采取個體化治療措施,應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以抑制胃酸分泌,聯合阿莫西林膠囊進行殺菌的二聯療法治療,結合患者的基礎疾病和藥物代謝型基因檢測結果,設計了個體化的給藥劑量,由于患者平時容易發生腹瀉,在抗生素治療前后應用了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來調節腸道菌群。三、治療效果入院后,給予患者藥物治療,在治療過程中密切監測患者的肝腎功能情況,在治療期間患者沒有出現任何不良反應。持續用藥14天后,患者再次進行呼氣檢查幽門螺桿菌顯示為陰性,患者訴無不適,精神睡眠可,飲食如常,大小便正常,血壓控制良好,為130/80mmHg,上腹痛消失,允許出院。囑其1個月后前來復診,并再次建議其盡快對胃癌進行治療。四、注意事項患者經過治療,腹痛逐漸緩解,幽門螺桿菌感染轉為陰性,療效顯著,我感到十分欣慰,但由于該疾病有復發性,且患者尚有胃部腫瘤未治療,故囑患者注意以下事項:1、注意飲食,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勿飲酒,勿進食粗糙尖銳食物,最好以半流食、流食為主,加強營養,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2、居家注意休息,勿進行劇烈活動,積極觀察身體癥狀,警惕便血、嘔血、腹痛、乏力、消瘦的出現,定期復診。五、個人感悟該患者患幽門螺桿菌感染,伴有胃癌、胃潰瘍和炎癥病癥,屬幽門螺桿菌感染中導致的較嚴重情形,可能該患者的幽門螺桿菌感染已持續多年未曾重視,這與患者過往10年未曾體檢也有很大關系,在此也提醒大家,要格外注意,若身體有不適,需及時就診,勿諱疾忌醫,盡早治療盡早干預,不僅預后好,且不會造成后期病情嚴重時的較大經濟負擔。
作者:關琳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閱讀量: 3484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本篇病例患者男,43歲,因上腹部疼痛、口干、口苦1周入院,進行胃腸內鏡檢查后確診為幽門螺桿菌感染,采取保護胃黏膜、消炎、理氣和胃、抗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藥物治療14天,患者腹痛、口干、口苦癥狀消失,幽門螺桿菌轉為陰性,2個月后復查也未見復發?!净拘畔ⅰ磕?、43歲【疾病類型】幽門螺桿菌感染【就診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時間】2021年8月【治療方案】口服藥物(鋁鎂加混懸液、膠體果膠鉍膠囊、潰瘍散膠囊)+靜脈注射(注射用氨芐西林鈉、替硝唑氯化鈉注射液、注射用泮托拉唑鈉)【治療周期】住院治療14天,2個月后復診【治療效果】腹痛、口干、口苦癥狀消失,幽門螺桿菌感染轉為陰性一、初次面診患者男,43歲,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10余年,否認食物藥物過敏史,否認外傷手術史,否認疫區疫水接觸史,否認肝炎結核病史。自述1周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口干、口苦,上腹部疼痛癥狀,當時無腹脹、反酸、惡心、嘔吐等癥狀,發病以來飲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體重無明顯變化,為診治來我院就診,體格檢查示生命體征正常,發育正常,營養中等,神志清,精神差,查體合作,胃鏡檢查示幽門口潰瘍A1期,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十二指腸球炎,幽門螺桿菌陽性,故以幽門螺桿菌感染伴胃潰瘍為主要診斷收治入院。二、治療經過確診后與患者溝通病情,目前出現幽門螺桿菌感染,伴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十二指腸球炎,需要采取抗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治療,并應用胃黏膜保護劑、消炎藥物進行治療,患者了解用藥注意事項后表示配合治療。遂給予患者口服鋁鎂加混懸液來中和胃酸,膠體果膠鉍膠囊來治療胃潰瘍,潰瘍散膠囊來理氣和胃,在口服藥的基礎上,靜脈輸注注射用氨芐西林鈉、替硝唑氯化鈉注射液、注射用泮托拉唑鈉來消炎抗感染,并囑其治療期間清淡飲食。三、治療效果入院后給予患者藥物治療,用藥14天后,患者上腹疼痛癥狀減輕,口苦、口干癥狀逐漸減輕至消失,患者未訴其他特殊不適,精神睡眠可,飲食如常,大小便正常,幽門螺桿菌復查轉陰,允許出院。出院后囑其注意休息,預防復發,2個月后復查,定期隨訪。2個月后復診未再有腹痛情況發生,復查幽門螺桿菌為陰性。四、注意事項患者經過治療,腹痛、口干、口苦癥狀逐漸消失,幽門螺桿菌復查轉陰,我感到很高興,叮囑患者注意以下事項:1、居家后注意飲食健康,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避免辛辣刺激、油膩食物,不要進食生冷食物,并建議戒煙禁酒;2、幽門螺桿菌在初次感染治愈后依然可能再次感染,故患者及家庭成員均需按時復查,后續至少每年檢查1次胃腸鏡及幽門螺桿菌;3、要注意觀察自身變化,如果出現腹痛、惡心、呃逆、嘔血、黑便等癥狀,需及時前往醫院就診。五、個人感悟幽門螺桿菌感染多為糞口傳播或口口傳播,感染后多無明顯癥狀,被發現時多是幽門螺桿菌持續感染,導致胃腸黏膜出現潰瘍或炎癥損傷,可表現出腹痛、消化不良、消化道出血等相關癥狀,正如該位患者是出現了腹痛、口干、口苦癥狀,但好在沒出現癌變現象,經過藥物及得以治愈,部分人群會因幽門螺桿菌持續感染引起胃腸上皮癌變,故患此病后需及時干預。
作者:關琳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閱讀量: 3899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一位34歲的男性患者,主訴反復出現上腹痛,進行胃腸內鏡檢查后發現存在胃竇黏膜粗糙,結合進一步病理活檢結果,確診為幽門螺桿菌感染,入院采取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切除病變組織,結合抗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治療后,腹痛癥狀消失,2個月后幽門螺桿菌感染轉為陰性?!净拘畔ⅰ磕?、34歲【疾病類型】幽門螺桿菌感染【就診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時間】2021年3月【治療方案】手術治療(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口服藥物(阿莫西林膠囊、克拉霉素片)+靜脈注射(注射用泮托拉唑鈉)【治療周期】住院治療10天,2個月后復診【治療效果】手術順利,腹痛癥狀消失,幽門螺桿菌感染轉為陰性一、初次面診患者為34歲男青年,本次因反復上腹痛前來就診,詢問病史知無腫瘤家族史,為貨車司機,經常在外吃飯,查體見體溫、脈搏、呼吸頻次、血壓等生命體征均正常,發育正常,營養良好,神志清楚,查體配合??紤]腹痛可能為胃腸疾患,故行內鏡檢查,見胃竇黏膜粗糙,取部分黏膜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提示存在中度腸上皮化生性萎縮,伴輕度異型增生,幽門螺桿菌(HP)陽性,遂以幽門螺桿菌感染收治入院。二、治療經過與患者溝通病情,目前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且出現了中度的腸化萎縮伴輕度異型增生,有癌前病變征象,需盡早采取干預措施,糾正感染問題,以防幽門螺桿菌感染持續存在,引起胃腸上皮癌變?;颊弑硎纠斫獠⒃敢馀浜现委?,遂采取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將異常病變的腸上皮黏膜切除,并應用抗感染藥物來糾正幽門螺桿菌感染問題。術后給予注射用泮托拉唑鈉、阿莫西林膠囊、克拉霉素片以抗感染治療,住院治療10天后,患者病情穩定,囑其出院療養。三、治療效果手術切除病變的黏膜組織順利,術后未出現出血、感染、腸粘連等并發癥,術后復查胃鏡取檢病理仍提示中度腸化萎縮,快速尿素酶陽性,病理切片查見幽門螺桿菌。術后應用抗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7天,患者訴無不適,精神睡眠可,飲食如常,大小便正常,上腹痛消失,共住院10天,準予出院。2個月后來院復查,幽門螺桿菌感染轉為陰性。四、注意事項患者手術順利,腹痛癥狀消失,藥物治療后幽門螺桿菌轉為陰性,我感到很高興,叮囑患者注意以下事項:1、日后飲食需注意衛生,避免進食不潔食物、生食,肉類需煮熟,不要飲用生水,在外就餐時,盡量采取分餐制,使用自己的餐具;2、定期體檢很重要,幽門螺桿菌感染屬于全球高發疾病,建議每年進行1次胃鏡檢查,以及時發現感染復發或胃腸病變;3、由于該病具有傳染性,建議患者家屬也積極行相關檢查,積極治療。五、個人感悟本病例患者為貨車司機,其經常在外就餐的生活經歷,使其更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這也提醒各位,要注意在外就餐時的飲食衛生。該患者經檢查發現已經有腸上皮異?;那闆r出現,這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胃腸炎癥長期存在,誘發了癌前病變,幸而該患者來診及時,采取手術切除及抗感染治療后,病情恢復,這也提醒大家,若有不適,需及時就醫。
作者:關琳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閱讀量: 3559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本篇50歲女性患者近期總是感覺頭暈、心悸、全身乏力、不愛活動、做事情也提不起精神,去到當地診所診治,按照感冒給予口服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后感覺沒有效果,于是來我院就診,經過檢查后初步診斷患者是自身免疫性胃炎合并重度貧血,經過肌肉注射和口服藥物治療后,癥狀有所改善,病情逐漸康復?!净拘畔ⅰ颗?、50歲【疾病類型】自身免疫性胃炎合并重度貧血【就診醫院】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就診時間】2021年3月【治療方案】肌肉注射(維生素B12注射液)+口服藥物(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治療周期】藥物治療1個月【治療效果】貧血得以糾正,貧血癥狀緩解一、初次面診患者頭暈、心悸、全身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的癥狀已持續有半年余,嚴重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在診所按感冒給予對乙酰氨基酚膠囊治療一段時間,癥狀仍不見緩解,并且還有加重趨勢,患者及家人對此都感覺很是苦惱,尤其患者本人已存在焦慮狀態,在診所大夫建議下來我院門診進一步檢查。目前視診患者面色蒼白,瞼結膜及甲床蒼白,有顯著貧血的體征,并且有頭暈、心悸、乏力、健忘等貧血癥狀明顯,期間無月經量增多,無大便發黑,無外傷出血,貧血原因考慮其存在造血原料不足或造血系統疾病。如果要排除造血系統疾病,需要行骨髓穿刺檢查,向患者及家屬說明后,其表示先從無創檢查開始,所以從最常見貧血原因入手,對其開具血常規、貧血三項、大便常規+潛血、胃鏡檢查等初步檢查,檢查結果示血常規:紅細胞1.96×10^12/L,血紅蛋白59g/L,紅細胞平均體積113fL,大便常規+潛血示黃色軟便,潛血(-),胃鏡檢查示慢性萎縮性胃炎(O-3型),病理示慢性萎縮性胃炎。綜合以上檢查結果,考慮患者為自身免疫性胃炎合并重度貧血。二、治療經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治療可以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但患者處于圍絕經期,處于鈣流失的高峰時期,向其溝通糖皮質激素副作用后,為避免出現胃潰瘍、骨質疏松、股骨頭壞死等不良后果,暫時不應用激素治療,給予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保護胃黏膜,予以肌肉注射維生素B12注射液糾正貧血,補充造血原料,建議患者定期復查血常規,并按照醫囑定期復查電子胃鏡和病理檢查。三、治療效果該患者通過口服藥物并且肌注維生素B12注射液治療1個月后,復查血常規,紅細胞4.28×10^12/L,血紅蛋白108g/L,紅細胞平均體積86fL,貧血三項示維生素B12 1034pg/ml,各項指標有所好轉?;颊哳^暈、心悸、乏力的癥狀逐漸好轉,沒有再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的現象。四、注意事項我對患者的病情好轉感到欣慰,但是還需要叮囑患者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避免吸煙、飲酒,避免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還要注意營養均衡,保證食物的多樣性,多吃一些新鮮的食物,補充豐富的營養物質。叮囑患者家屬也要對此多一些理解,對患者多一些耐心,患者在長期的治療過程中出現心情急躁、焦慮等不良表現時,要悉心疏導患者。五、個人感悟自身免疫性胃炎是指因自身免疫機制引起胃黏膜萎縮性變化的慢性胃炎,萎縮范圍主要在胃體部,當體內出現針對壁細胞和內因子的自身抗體時,會導致壁細胞總數減少,分泌內因子減少,導致維生素B12吸收不了,就會出現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本篇患者沒有納差、腹脹、腹痛等消化不良癥狀,此次主要因貧血癥狀明顯來就診,故遇到貧血患者,需要考慮到自身免疫性胃炎。另外,這個疾病的治療過程是漫長的,且不易根治,需要患者定期返回醫院進行一系列復查,所以需要向患者及家屬講明復查的必要性,取得患者和家屬的理解及支持,同時減輕患者心理負擔,避免出現焦慮、煩躁、抑郁情緒。
作者:翟薇 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 閱讀量: 4178
幽門螺桿菌抗體需要經抽血化驗檢測,檢測結果分為陰性和陽性兩種結果,并沒有正常范圍值,因此不存在幽門螺桿菌抗體0-15AU/mL是否為正常值的說法。幽門螺抗體屬于一種免疫物質,多為幽門螺桿菌侵入到人體內以后刺激機體免疫系統產生。1、幽門螺桿菌抗體陰性:抽血化驗過程中如果檢測幽門螺桿菌抗體呈陰性,說明患者的血液中并不存在這種相關抗體,提示患者近期或以前并不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2、幽門螺桿菌抗體陽性:抽血化驗過程中如果檢測患者幽門螺桿菌抗體呈陽性,說明患者以前或近期受到過幽門螺桿菌感染,但并不能確定患者體內是否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所以還需要進一步進行呼氣試驗檢查。如果呼氣試驗檢查結果超過正常范圍值,提示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對于幽門螺桿菌感染者,臨床治療方面多建議服用雷貝拉唑鈉腸溶片等抑酸劑,配合1-2種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常用的抗生素類藥物有克拉霉素膠囊、阿莫西林膠囊或替硝唑片等。
作者:歐陽淼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閱讀量: 5022
不少人習慣少食多餐,認為能養胃,事實上不適用于所有人,少食多餐主要是醫生針對部分患有胃腸道疾病以及老年人提出的建議,此類人群胃腸道消化功能不佳,少食多餐有助于減少食物對胃腸道的刺激,進而幫助養胃,在少食多餐的同時還要注意飲食結構。而對于大多數正常人群而言,健康、規律的一日三餐已經符合人體正常的消化習慣,如果隨意改變習慣,不僅達不到養胃的目的,還可能對胃腸道產生其他傷害。一、特殊人群:1、胃腸道疾病患者:比如患有胃炎、胃潰瘍、腸炎的胃腸道疾病患者,尤其是做過胃部手術的患者,因為疾病和外科手術的刺激導致胃部變得脆弱,胃容納量縮小,消化功能也有所減弱,如果正常飲食,大量食物短時間內進入胃部,可對胃部造成一定刺激,會加重胃痛、胃脹,也不利于疾病痊愈,選擇少食多餐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養胃的目的;2、老年人:由于身體各項機能逐漸退化,消化功能也在逐漸衰退,胃部無法像青壯年人一樣進行消化,正常進食容易導致胃內積食,不利于養胃。對于此類人群而言,可遵醫囑適當調整飲食結構,逐漸適應少食多餐的飲食習慣,有助于保護胃腸道,進而達到養胃的目的。二、正常人群:對于多數正常人群而言,已經適應了健康、規律的一日三餐,如果隨意改變習慣,會因為一次進食量過少,而無法幫助補充營養和能量,并影響到接下來的正常工作和學習。而多餐還會增加胃部消化負擔,打亂正常的消化規律,不排除造成胃腸道功能紊亂的可能,此時不僅達不到養胃的目的,還可能誘發其他疾病。所以對于正常人群而言,能夠做到規律、健康、適當的飲食即可,不宜單純、過度追求養胃。而對于特殊人群而言,在少食多餐的同時,還應注意飲食清淡,選擇刺激性小、溫和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米粥、面條、瘦肉湯、魚肉等,可在制作時適當加入新鮮蔬菜,以均衡地補充營養,盡量少吃肥甘厚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否則也不利于養胃。
作者:汪余勤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閱讀量: 5507
全部 北京 上海 廣東 廣西 江蘇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東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遼寧 黑龍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慶 陜西 甘肅 云南 新疆 內蒙古 海南 貴州 青海 寧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