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別名:癍瘕積聚)
發病部位:上腹
多發人群:50歲以上
治療方法:手術治療、化療
是否傳染:無傳染性
是否遺傳:有遺傳幾率
相關癥狀:疼痛、體重減輕
相關疾?。?/strong> 胃息肉 慢性萎縮性胃炎 轉移癌
相關檢查:X線鋇餐、纖維胃鏡檢查
相關手術:胃癌根治術、胃空腸吻合術
相關藥品:氟尿嘧啶、絲裂霉素
治療費用:市三甲醫院約30000-90000元
胃癌早期的癥狀
70811次播放99次點贊
幽門螺桿菌抗原檢測試劑產品宣傳片
43615次播放379次點贊
防癌真相之要足夠重視幽門螺桿菌這種致癌物
22966次播放18次點贊
防癌真相之胃癌的預防要從中青年開始
37279次播放493次點贊
防癌真相之幽門螺桿菌的檢測要趁早
43946次播放160次點贊
胃癌怎么治療
25983次播放78次點贊
胃癌的中醫治療方法
45829次播放7次點贊
吃飽了餓了都打嗝是胃癌嗎
25421次播放188次點贊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56歲的沈先生由于2個月前出現上腹部不適,陣發性疼痛,近2周癥狀加重伴黑便而前來就診,經內鏡以及病理等相關檢查,明確診斷為胃底腺型原位癌,經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清除腫瘤后,沈先生腹痛消失,2個月后經內鏡復查沈先生恢復良好,暫無腫瘤復發跡象?!净拘畔ⅰ磕?、56歲【疾病類型】胃底腺型原位癌【就診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診時間】2021年2月【治療方案】手術治療(經內鏡黏膜下剝離術)+藥物治療(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硫糖鋁咀嚼片)【治療周期】住院治療5天,隨訪2個月【治療效果】患者恢復良好,胃炎消失,暫無腫瘤復發跡象一、初次面診沈先生前來我科就診,自述:大概2個月之前出現上腹部不適的癥狀,表現為陣發性疼痛,近2周癥狀明顯加重,昨日發現糞便異常發黑,于是趕緊就醫檢查。門診進行常規檢查,其中胃鏡檢查可見:胃內黏膜呈現出非萎縮性胃炎的表現,胃體上部前壁可見一處局限性褪色樣的黏膜下隆起性病變,大小約0.6 cm×0.9cm,病變表面光滑,并可見擴張的血管。CT檢查可見:沒有局部侵入鄰近結構的跡象。根據沈先生的病史以及胃鏡結果,將其收住院,進一步明確診斷。(CT:沒有局部侵入鄰近結構的跡象)二、治療經過經過胃鏡活檢提示沈先生有泌酸腺息肉或腺瘤的可能性,與沈先生及其家屬進行充分溝通,考慮到病變較為局限,并且沈先生強烈希望能以微創的手術進行治療,因此決定通過內鏡進行手術治療。完善術前檢查,排除手術禁忌后,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術后病理診斷:胃底腺型原位癌,主要的細胞成分為主細胞,病變范圍0.4cm×0.7cm,癌組織局限于黏膜層,但未侵犯黏膜下層,脈管內未見癌栓,無繼發潰瘍形成,標本側切緣和基底切緣未見腫瘤組織殘留。術后經探查發現:病變周邊胃黏膜組織仍表現為輕度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因此術后給予沈先生適量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硫糖鋁咀嚼片進行治療。術后經免疫組化檢查顯示:沈先生腫瘤細胞表達胃蛋白酶原陽性,氫-鉀ATP酶個別陽性,病理診斷符合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擴大適應癥的治愈性切除標準,因此于住院治療5天后,囑沈先生出院自行監測病情,并定期隨訪。三、治療效果住院治療5天,沈先生腹部疼痛癥狀基本消失,大便顏色恢復正常,切口處未見滲血、感染等現象,生命體征穩定,準許其出院回家。出院后2個月隨訪,經內鏡復查顯示沈先生恢復良好,胃炎完全消失,暫無腫瘤復發跡象,沈先生對此治療效果比較滿意。四、注意事項我對于沈先生病情恢復良好而感到欣慰,但是仍然需要叮囑他術后注意以下幾點:1、出院后的3個月內,盡量每個月進行1次復查,隨訪期間若再次發生腹痛等問題應該立即就診復查,避免延誤病情診治,3個月后若病情較為穩定,可根據醫囑更改為每年復查一次;2、待沈先生消化功能基本恢復后,再逐漸恢復到正常飲食,建議以柔軟、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避免吃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為消化道增添負擔;3、沈先生應該嚴格遵醫囑用藥,切忌自行增減用藥劑量或頻率,更不能擅自更改或停用藥物,如果出現藥物不良反應要及時與醫生溝通。五、個人感悟胃原位癌是指癌細胞僅僅局限性浸潤于黏膜層或黏膜下層,尚未突破基底膜,并且不伴有淋巴轉移,如果及時治療通常預后較好。本病例中的沈先生由于出現癥狀后及時就診,因此治療時病變仍局限于黏膜層,屬于早期胃癌,因此通過內鏡即能將病變完整清除,預后良好。像沈先生的情況相對于傳統手術,通過內鏡切除局限性的病變具有手術創傷更小,術后恢復更快等優勢,因此是較為推薦的治療胃原位癌的手術方法。
作者:李悅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閱讀量: 3373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患者因咳嗽、咳痰來醫院就診,胸部CT檢查發現肺部腫塊,病理活檢結果顯示為腺癌。醫生隨后又給患者做了其它檢查,發現胃內腫瘤,病理最終診斷為“胃肝樣腺癌,并發肺轉移”,是腺癌中的一種少見類型。經過化學治療以及對癥治療,患者咳嗽、咳痰等癥狀消失,生活基本能夠自理,療效評價為部分緩解?!净拘畔ⅰ颗?、67歲【疾病類型】胃肝樣腺癌,并發肺轉移【就診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就診時間】2021年11月【治療方案】化療(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奧沙利鉑注射液、卡培他濱片)+甲氧氯普胺片止吐+蒙脫石散止瀉+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靜脈營養【治療周期】住院3天,門診隨訪2-3周,化療6次【治療效果】患者咳嗽、咳痰等癥狀消失,生活基本能夠自理,療效評價為部分緩解一、初次面診患者因“反復咳嗽、咳痰1月”在我院就診?;颊咧髟V近1月來反復出現咳嗽,咳白黏痰,伴有咽痛、咽癢,無發熱、流涕等不適,自行服用“肺力咳合劑”等中成藥,癥狀好轉,但反復發作。檢查身體可見患者咽部不紅,扁桃體不大,雙肺呼吸音清楚,可聞及少量干濕啰音。查血提示:血清癌胚抗原明顯升高。胸部CT檢查提示雙肺內多發小結節,雙肺門及縱隔多發腫大淋巴結,考慮“右肺中央型肺癌,縱肺、雙肺、雙側胸膜轉移可能性大”。根據CT結果初步診斷為“肺部占位,肺癌可能性大”,收住入院。二、治療經過患者入院后經過科室討論,立即安排進行“CT引導下經皮縱隔淋巴結穿刺活檢術”,術后病理檢查報告為“肺浸潤性癌,結合形態和免疫組化,考慮肝樣腺癌或轉移性肝細胞癌”,結合CT影像學特征和病理報告,認為患者肺內的腺癌屬于轉移性腺癌可能性大,需繼續尋找原發部位。說服患者進行全身PET-CT掃描,結果發現胃壁局部增厚,代謝增高,考慮胃癌可能性大,懷疑是胃腺癌轉移至肺部,行胃鏡檢查并取活檢,病理診斷為“胃體低分化腺癌,伴肝樣分化”。根據目前的檢查結果,最終確診為“胃肝樣腺癌,并發肺轉移”,予以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奧沙利鉑注射液+卡培他濱片化療?;颊咦≡?天后出院,囑門診隨訪2-3周?;熯^程中患者曾出現腹瀉、嘔吐、不能進食等嚴重消化道副反應,經給予甲氧氯普胺片止吐、蒙脫石散止瀉、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靜脈營養支持治療,目前已完成6次化療。三、治療效果患者完成6次化療后咳嗽、咳痰等癥狀已完全消失,生活基本能夠自理。血清癌胚抗原濃度降至正常范圍之內。胸腹部CT增強檢查提示:肺部腫瘤和腫大淋巴結以及胃周轉移淋巴結均較初診時縮小和減少,療效評價為部分緩解(PR)?;颊邽橥砥趷盒阅[瘤,在剛獲知自己的病情時,情緒波動較大,曾有自殺傾向,經過醫生和家屬長時間陪伴和耐心開導,以及切實可見的療效,患者目前情緒穩定,愿意積極配合醫生的診療工作。四、注意事項患者為晚期消化道惡性腫瘤,恢復到現在這個程度,作為醫生來講還是比較欣慰的?;颊叱鲈汉笠⒁庖韵聨c:1、化療后可能出現遲發性消化道副反應,例如嘔吐、腹瀉等,一定要關注患者嘔吐、腹瀉的頻率,如果太頻繁,應該盡快聯系醫生,避免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等嚴重后果。2、每周復查血常規和肝腎功能,及時發現化療可能誘發的嚴重副作用。3、注意營養,消化道腫瘤患者的營養不良發生率明顯高于其它腫瘤,因此要注意補充足夠的優質蛋白,堅持少吃多餐的原則,因為患者的胃腸道經過腫瘤和化療的雙重打擊,對食物量的耐受度極差,很容易出現因多吃而誘發腹瀉、消化不良等表現。五、個人感悟確認惡性腫瘤的原發部位是選擇治療方案最為關鍵的步驟,本例患者的初次病理檢查顯示為腺癌,但它僅是一個病理學術語,不能僅因為腺癌位于肺部,就認定是原發肺腺癌,其它部位腺癌轉移至肺也有可能,不同部位的腺癌治療方案可能大不相同,所以要進行更深入的檢查來確定病發灶。另外,對晚期癌癥患者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呵護和腫瘤治療同樣重要。
作者:何偉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閱讀量: 3656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51歲男性患者體檢發現患有胃炎,目前因為胃脹、反酸等不適癥狀,到醫院做胃鏡檢查。通過各項病理檢查確診為胃原位癌,隨后行內鏡下黏膜切除術,術后置入胃管,行胃腸減壓1天,同時給予心電監護,抑酸治療,最終患者癥狀緩解出院?!净拘畔ⅰ磕?、51歲【疾病類型】胃原位癌【就診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診時間】2022年3月【治療方案】內鏡下黏膜切除術+胃腸減壓+抑酸治療(注射用艾司奧美拉唑鈉)【治療周期】住院治療7天,門診隨訪1個月【治療效果】病情已得到控制,各項指標均在好轉一、初次面診幾個月前,患者拿著顯示胃炎的體檢單前來就診,詢問其具體情況,了解患者51歲,既往無異常,無藥物過敏史,吸煙30余年,偶有喝酒,平時除有反酸外,無其他明顯癥狀。1周前,出現上腹脹伴有反酸,呈間斷性,無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自行服用口服藥物(具體藥物不詳),癥狀無明顯緩解后遂來就診。隨后行初步查看,查體顯示心肺腹查體陰性,無異常,做血常規、生化檢查無明顯異常,行胃鏡檢查顯示胃體白色小米粒大小組織2粒,提示胃體局灶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實驗室腫瘤標記物檢查顯示癌胚抗原、CA15-3升高,故以胃原位癌收入院治療。二、治療經過患者入院后,繼續完善血常規、血糖、血脂、肝腎功能等基本生化檢查,結果均無明顯異常,繼續行腹腔鏡檢查,胃腔內黏膜較多,分布不均,考慮幽門螺桿菌感染黏膜,還可見胃小彎中部可見一個病變,邊界清楚,表面凹凸不平,結合門診檢查,可以明確診斷為胃原位癌,隨后進行對癥治療。1、內鏡下黏膜切除術:與其家屬商議后,于入院第3天行內鏡下黏膜切除術,術后標本送病理科切片檢查,顯示幽門螺桿菌陰性,高級別上皮內瘤變;2、胃腸減壓:術后置入胃管,進行胃腸減壓1天,同時給予心電監護,密切觀察患者基本生命體征;3、抑酸治療:還要使用注射用艾司奧美拉唑鈉持續靜脈泵入抑酸治療,48小時后改為靜脈滴注;4、營養支持:48小時后,可以清淡流質飲食。三、治療效果患者樂觀面對疾病,積極配合治療,行內鏡下黏膜切除術,并予以其他支持治療后,患者腹脹、反酸等癥狀明顯緩解,術后體征監測平穩,無不適癥狀出現,精神、意識均清晰,經入院治療1周后,安排出院回家休養。出院后,患者謹遵醫囑按時用藥,改正不良生活習慣,于1個月后門診復診,觀其面色紅潤,精神煥發,行電子胃鏡檢查,胃黏膜表面光滑,質軟,活動度可,病情已得到控制,各項指標均在好轉。四、注意事項1、很高興患者經過治療,病情得到控制,術后患者需禁食水2天,予以營養支持,在2天后,飲食溫涼流食,之后進食溫涼全流食物,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半個月內禁止飲酒,禁食辛辣刺激食物,以及促進腸蠕動藥物,并按照醫生的指導和建議定期進行胃鏡復查;2、在術后,患者應多注意自身恢復情況,及時監測身體體征,避免出現不適反應,或引起感染等;3、術后患者要多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調整生活方式,根據情況適量運動,但不可劇烈運動。注意個人的休息質量,根據天氣調整,考慮是否需要增減衣物,注意個人保暖。合理安排飲食,少量多餐,吃飯時不宜過快,同時要保證咀嚼充分,減輕胃腸的負擔,飲食以清淡飲食、蒸煮為主,少食油炸、不易消化的食物;4、患者要戒煙、戒酒,養成良好正確的生活習慣?;颊叨嘁蛏《那闊┰?、不安、抑郁,這時候家屬一定要多注意勸導,引導患者正確、積極應對疾病,保持心情愉悅。五、個人感悟1、要正確認識胃原位癌的臨床癥狀以及表現,如果身體有任何不健康,及時就診,以免癥狀加重。胃原位癌患者術后要謹遵醫囑,按時喝藥,定期復查胃鏡;2、胃原位癌患者術后注意監測,避免出現不良反應。術后出院后,多注意休息,保持充足、有質量的睡眠,避免勞累。合理安排飲食,以清淡飲食為主,前期以流食為主,后逐步恢復正常飲食;3、患者患病后,一般會緊張、害怕自己的病情會不會演變成更嚴重的疾病,對疾病產生恐懼,使得自身出現抑郁、消極的負面情緒,這些情緒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療和恢復,因此家屬首先要安撫患者的情緒,幫助患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叮囑患者,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爭取早日康復。
作者:李悅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閱讀量: 4928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本病例患者為一位老年男性,半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上腹部間斷疼痛,飯前和晚上明顯,伴有腹脹,無惡心、嘔吐,于我院門診檢查胃鏡提示胃竇潰瘍,取活檢病理提示胃原位癌。為避免癌癥轉移,遂建議患者及時入院,行手術根治切除,術后同時給予藥物支持治療。由于癌灶局限在黏膜內,無轉移,患者術后腹痛、腹脹消失,痊愈出院?!净拘畔ⅰ磕?、60歲【疾病類型】胃原位癌【就診醫院】天津市第五中心醫院 【就診時間】2021年7月【治療方案】手術治療(微創胃癌根治術)+藥物治療(鹽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復方鋁酸鉍顆粒、泮托拉唑鈉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治療周期】住院治療16天,1個月后復查【治療效果】癌灶局限,經手術切除治愈出院,腹痛、腹脹消失一、初次面診2021年7月的一天,一位老年男性患者前來就診,患者自述:半年前出現上腹部疼痛,呈間斷性,飯前和晚上明顯,伴有腹脹,無惡心、嘔吐。隨后為患者進行體格檢查:提示:腹部平坦,無胃腸型蠕動波,腹部柔軟,無壓痛,無反跳痛,腸鳴音4次/分,腸鳴音正常,未發現異常表現。門診檢查胃鏡顯示胃竇潰瘍;活檢病理顯示胃黏膜腺體呈高級別上皮內瘤變伴局部原位癌變,因此,初步診斷為胃原位癌。建議患者及時入院進行手術治療,以免癌灶轉移。二、治療經過患者入院行常規術前化驗,查無禁忌,術前1天禁食水,排空胃內食物,次日手術。選擇微創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術中見胃形態正常,探查未見腫瘤外侵跡象,胃竇處有大小約1×0.5cm潰瘍病變。術后病理提示:癌灶局限于黏膜層,確診為胃原位癌。術后予以胃腸減壓,使用泮托拉唑鈉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等藥物靜滴,營養支持,并保持引流通暢,傷口及時換藥?;颊呋謴晚樌?,術后第6天撤除胃管,通過小腸營養管逐步進行腸內營養支持,由糖鹽水向腸內營養液逐步過渡至恢復經口進食。術后第9天復查腹腔彩超明確術區無明顯積液,撤除引流管。由于是胃原位癌,無需后續化療。三、治療效果胃原位癌患者術后有間斷腹痛、腹脹等不適,一般癥狀輕微,予以鹽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治療后癥狀消除,順利過渡至正常飲食?;謴惋嬍澈?,予以復方鋁酸鉍顆??诜?,保護胃腸黏膜,促進吻合口愈合。腹腔鏡手術創傷小,皮膚切口小,術后恢復快?;颊咦≡褐委?6天后,復查腹部彩超示術區無積液,胃腸造影提示胃排空良好,腹痛、腹脹癥狀基本消失,痊愈出院。囑患者1個月后復查,檢查傷口恢復情況。四、注意事項患者由于發現及時,尚處于胃原位癌階段,通過手術治療后痊愈,作為主治醫生很替患者高興。但是,由于手術對胃部造成損傷,短期內可能會出現腹脹、間斷腹痛等不適癥狀,一般通過飲食調養可逐漸恢復正常。此外,飲食上,避免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進食山楂、柿子、粽子等食物,以免加重胃部負擔?;颊呖稍诔鲈汉?-3個月內少食多餐,逐步向一日三餐過渡。術后1年內常規門診復查,如無異常,可適當延長復查時間。五、個人感悟胃癌的早診早治是提高患者預后的關鍵,如果在胃原位癌階段發現并及時治療,臨床治愈率可達95%以上。但是大多數胃原位癌難以發現,發現的時候可能已經處于中晚期,給治療帶來了困難。因此對于高危人群來說,胃癌的篩查至關重要,推薦以下人群每年進行1次胃鏡檢查:有胃癌家族史者;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長期食用腌制食物、缺乏果蔬飲食者。如果出現腹部間斷疼痛不適,即使不存在以上情況,也要警惕胃原位癌,及時進行胃鏡檢查。
作者:陳賀凱 天津市第五中心醫院 閱讀量: 4609
早期胃癌胃咕咕響然后放屁,在醫學上分別稱為腸鳴音和肛門排氣,可能是由于空腹、腸蠕動等生理因素導致,也可能是由于早期胃癌影響等疾病原因導致。如果患者經常胃咕咕響然后放屁,建議前往醫院在專業儀器及臨床醫生的診斷下,及時辨別并控制治療。一、生理因素:1、空腹:當早期胃癌患者處于饑餓狀態,沒有按時吃飯時,胃腸道功能發生紊亂,從而出現腸鳴音及肛門排氣。建議患者按時吃飯,少食多餐,多以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可以幫助緩解癥狀;2、腸蠕動:當早期胃癌患者進食后出現腸鳴音和肛門排氣,如果發生次數在5次以下,考慮腸蠕動原因,屬于正常生理現象,一般無需特殊處理,平時正常遵醫囑服用胃癌藥物即可。二、病理原因:1、胃癌:早期胃癌患者病變限于胃黏膜或胃黏膜下層,常引起患者消化不良及上腹不適,從而出現腸鳴音和肛門排氣??赏ㄟ^治療早期胃癌病變,使癥狀逐漸緩解。臨床上治療早期胃癌以手術治療為主,化療為輔,因為這個階段病變未發生轉移,預后較好。常見的手術方式有內鏡下黏膜切除術、腹腔鏡下局部切除術等;2、其他疾?。撼R姷挠心c道功能失調、急慢性腸胃炎等疾病,一般表現為腸鳴音及肛門排氣次數明顯多于正常范圍。建議患者前往醫院明確病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以不妨礙胃癌治療為前提,控制癥狀。比如腸道功能失調的早期胃癌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雙歧桿菌等調節腸道菌群藥物,緩解胃咕咕響然后放屁的情況。建議早期胃癌的患者,出現胃咕咕響然后放屁時,及時去醫院進行復查,可以做腹部CT,檢查是否出現的腸道等的病變情況,同時生活中要注意少吃辛辣刺激食物、生冷食物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如雪糕、辣火鍋、辣條、油炸食品等。
作者:鐘朝輝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閱讀量: 5437
胃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因素尚無明確定論,所以女性胃癌一般在發病前并無明顯信號,但隨著疾病的進展,女性可能會出現上腹部疼痛、食欲減退和消瘦等情況。因此出現這幾種癥狀時,可能會提示患有胃癌的風險:1、上腹部不適:上腹部可能出現腹痛、腹脹等情況,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出現發作頻繁、疼痛加劇等現象,并且還會伴有進食梗阻感,經常發生惡心、嘔吐、反酸、噯氣、燒心、食欲減退、消化不良等癥狀;2、消瘦:胃癌是消耗性疾病,因為腫瘤的生長需要吸收人體內的營養,所以胃癌早期的患者容易出現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消瘦的情況發生;3、吞咽困難:胃底賁門癌的患者可能會出現進行性吞咽困難,主要是由于腫瘤侵犯食管下段所致;4、嘔血和黑便:如果胃癌患者的胃黏膜發生潰瘍、糜爛,可能會出現消化道出血,發生嘔血、大便呈暗紅色或柏油樣色;5、貧血:胃癌的患者通常會出現食欲不佳、營養不良、嘔血等癥狀,進而可誘發貧血,還會伴有身體虛弱等表現;6、其他:當腫瘤發生轉移至不同部位,可引起相應的臨床癥狀,例如胃癌肝轉移的患者可出現腹水、黃疸等癥狀。轉移至肺部可出現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難等癥狀。如患者出現上述癥狀,建議及時去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胃鏡等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后對癥治療。對于早期胃癌,多采取胃癌根治術進行治療。對于中晚期的胃癌可采取胃大部切除術,以及輔助應用化療、放療、免疫治療等治療方法。如無法進行手術,則可以通過化療、放療等姑息性治療,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鐘朝輝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閱讀量: 4467
宗曄 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消化科
"胃癌切除2/3能活多久?要依靠腫瘤的侵犯深度、有無淋巴結轉移以及有無遠處的轉移而定。根據腫瘤的侵犯深度,把胃癌分為Ⅰ、Ⅱ、Ⅲ、Ⅳ四...
崔雙林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腫瘤外科
"胃泌素是檢測早期胃癌的一個指標,胃泌素正常值<16ng/L,如果胃泌素>16ng/L叫胃泌素偏高。胃泌素偏高的病人不能確診就是癌癥...
全部 北京 上海 廣東 廣西 江蘇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東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遼寧 黑龍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慶 陜西 甘肅 云南 新疆 內蒙古 海南 貴州 青海 寧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