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
發病部位:上腹
多發人群:所有人群
治療方法:藥物治療
是否傳染:有傳染性
是否遺傳:無遺傳性
相關癥狀:食欲減退、腹脹
相關檢查:肝功能、血清學檢查
相關手術:無
相關藥品:干擾素、肝泰樂
治療費用:市三甲醫院約(1000-5000元)
肝臟疼痛的原因
30038次播放419次點贊
和肝炎人吃飯會傳染嗎
26314次播放165次點贊
藥物性肝炎如何診斷
42664次播放253次點贊
肝炎病毒攜帶者的癥狀
27949次播放84次點贊
哪種肝炎傳染
35142次播放59次點贊
肝炎怎么查
30846次播放298次點贊
慢性肝炎如何治療
20997次播放335次點贊
肝炎小三陽的癥狀
47844次播放498次點贊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51歲的中年男性患者以“惡心、厭油10余天、眼黃、尿黃1周”為主訴來我院就診。經檢查,患者丙肝抗體陽性,丙肝病毒高水平復制,肝功明顯異常,診斷為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黃疸型),屬于急性丙型肝炎的一種類型,經過積極藥物治療,患者肝臟功能好轉,各項指標基本正常,病情穩定,順利出院?!净拘畔ⅰ磕?、51歲【疾病類型】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黃疸型)【就診醫院】遼寧省人民醫院【就診時間】2018年6月【治療方案】藥物治療(復方二氯醋酸二異丙胺片、多烯磷脂酰膽堿注射液、異甘草酸鎂注射液、注射用門冬氨酸鳥氨酸、水飛薊賓膠囊)【治療周期】住院治療4周,半月后門診復診【治療效果】各項指標基本正常,病情穩定一、初次面診患者為51歲中年男性,主訴“惡心、厭油10余天,眼黃、尿黃1周”,前來我院門診就診?;颊咦允觯?0余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惡心、厭油、胃部不適,自行口服多潘立酮片2次,病情無明顯好轉,其后出現眼黃、尿黃,尿色如濃茶水色,且無發熱、腹痛、鼻衄、齒齦出血等,近半年體重下降約10斤,于是來我院就診。對該患者進行肝功能檢查,其檢查結果明顯異常:谷丙轉氨酶:773U/L,谷草轉氨酶:486U/L,總膽紅素:83.6μmol/L,谷氨酰轉肽酶:1164U/L,初步診斷為急性病毒性肝炎,建議住院治療,進一步完善檢查,明確病原診斷,患者及家屬同意后,收住院。二、治療經過患者入院后,按照傳染病常規護理,病原未明確前,對患者實行單間隔離,并囑患者臥床休息,完善肝炎抗體檢查、丙肝病毒定量檢查等,檢查結果顯示該患者肝功仍明顯異常,丙肝抗體陽性,甲肝、乙肝、戊肝抗體均陰性,甲胎蛋白:30.52ng/mL。上腹部CT平掃發現:脂肪肝;膽囊密度增高,泥沙樣結石。故建議行腹部增強CT檢查,結果提示:肝內膽管略有擴張,左腎小囊腫可能性大。結合患者病例特點,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特點,目前除外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戊型肝炎、酒精性肝炎等,確診為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黃疸型),并使用藥物進行保肝、降酶、祛黃治療,應用藥物包括復方二氯醋酸二異丙胺片、多烯磷脂酰膽堿注射液、異甘草酸鎂注射液、注射用門冬氨酸鳥氨酸等。三、治療效果經過保肝、降酶、祛黃等對癥治療后,患者惡心、厭油、腹脹、乏力、尿黃、眼黃等癥狀得到明顯改善,食欲增強,每周復查肝臟功能,結果顯示其肝臟功能逐漸好轉,黃疸下降。住院3周時,患者丙肝病毒RNA陰性,表明丙肝病毒已經清除,進入恢復期。繼續鞏固治療,住院4周時,患者肝臟功能進一步好轉,各項指標基本正常,病情穩定,達到出院指標,遂準許出院。四、注意事項很高興,經過一系列的積極治療,患者的不適癥狀得到緩解,各項指標基本恢復正常,最終得以出院。但日常生活中,患者還需注意以下情況:1、由于患者出院時雖肝功能基本正常,但肝細胞尚未完全恢復,且恢復期常需1-3個月,因此需要繼續口服水飛薊賓膠囊進行保肝治療,并在出院后半個月,進行門診復診,復查肝臟功能、丙肝病毒定量等;2、患者在出院后,需要注意休息,不能飲酒,避免肝功能異常,病情再次復發,同時日常飲食應注意清淡,不要過于油膩,否則可出現肝炎后脂肪肝、高脂血癥;3、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適當運動,但不要進行劇烈運動,且運動量應循序漸進,逐漸增加,以不出現乏力為標準。五、個人感悟臨床中,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相對于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而言,發病率較低,主要是急性丙肝病毒感染后,患者在出現臨床癥狀時,會有一部分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存在漏診,因此在明確患者存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時,如果病原未明確診斷,需要注意急性丙肝的可能。本病例患者正是屬于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但由于該患者比較幸運,及時明確了病原診斷,故后續治療較為順利,且預后較好。值得注意的是,關于急性丙型肝炎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療,及抗病毒治療的時機選擇問題,目前臨床中觀點并不一致。我個人認為,在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時,應定期監測乙肝病毒RNA情況,每3-4周復查1次,如果病毒載量進行性下降,甚至病毒清除,通常無需行抗病毒治療。本病例患者未進行抗病毒治療,但預后仍然較好,也證明了這一觀點的可行性。
作者:薛宏麗 遼寧省人民醫院 閱讀量: 4715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一名32歲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述是母嬰遺傳感染上乙肝,在以往的復查中,各項檢查結果均較為穩定。但在這一次復查中卻發現了轉氨酶升高,于是入院治療。在經過保肝降酶、抗病毒治療后,肝功能逐步穩定,于是準許出院。出院前囑咐患者抗乙肝病毒治療需要長期、規范,不能擅自停藥?!净拘畔ⅰ磕?、32歲【疾病類型】慢性乙型肝炎【就診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就診時間】2021年11月【治療方案】保肝降酶(注射用還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銨膠囊)+抗病毒治療(恩替卡韋片)【治療周期】住院治療9天,隨訪2個月【治療效果】肝功能恢復正常,病毒下降至正常水平一、初次面診本病例中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王先生已經規律復查5-6年,在既往的復查中,一直都是乙肝大三陽,乙肝病毒DNA載量波動在7-8次方之間,肝功能和肝臟彩超沒有明顯異常。但這一次來到醫院時,患者自述最近工作壓力比較大,休息不好,食欲不佳,感覺到有些疲累。復查結果也顯示患者肝功能出現異常:谷丙轉氨酶:241U/L,谷草轉氨酶:120U/L,堿性磷酸酶:159U/L,乙肝病毒核酸:7.57x10 ^7拷貝/毫升。在與患者詳細了解病情過程中,得知患者近期并沒有特殊用藥,也沒有飲酒習慣。本次轉氨酶升高考慮為乙肝病毒活動導致,建議患者住院進行保肝降酶治療,同時制定抗病毒治療方案。二、治療經過先為患者辦理入院,囑咐患者盡量臥床休息、避免緊張和勞累,注意不能飲酒,飲食以清淡、好消化的食物為主。充分和患者溝通病情后,給與患者常規保肝、降酶、抗病毒治療。保肝藥物采用注射用還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銨膠囊,改善肝臟代謝,保護肝細胞膜,降低轉氨酶。同時制定抗病毒方案,采用核苷類似物抗病毒藥物恩替卡韋片進行治療。告知患者這個藥物需要規律、長期服用,不得擅自停藥。住院期間,隔5-7天復查肝功能,在肝功能正常、癥狀緩解后,可以出院回家繼續抗病毒治療。三、治療效果住院的前幾天患者癥狀就有明顯改善,乏力和厭食癥狀有所緩解。第1次復查肝功能時,谷丙及谷草轉氨酶均下降到100U/L以內。第9天再次復查,肝功能各項指標均已正常,建議患者出院繼續抗病毒治療?;颊咴诔鲈簳r,對于是否需要長期口服藥物存在很多疑慮,對于不能??共《舅幮睦碡摀艽?,于是告知患者:目前核苷類似物抗乙肝藥物只能夠抑制病毒復制,而不能完全“治愈乙肝”?;颊吡私夂?,堅持抗病毒治療。第3個月隨訪時,乙肝病毒DNA定量低于二次方,呈陰性結果?;颊邔τ诓∏榈目刂剖譂M意。四、注意事項患者在進行治療后,病情得到穩定控制,作為醫生真心欣慰。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除了遵醫囑服藥、復查外,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適量運動,有助于身體康復。飲食上,注意膳食均衡,適量食用一些富含維生素及膳食纖維的食物,如冬瓜、菜花等。此外,應避免酒精,以免加重機體不適。五、個人感悟慢性乙型肝炎最重要的在于定期復查,選取合適的抗病毒時機,在病毒進展、造成不可逆肝臟損害之前抑制病毒的復制,而一旦出現了肝硬化以及并發癥以后再去抗病毒,那么造成的損傷就是不可逆的。因此,在免疫耐受期可以暫時觀察,一旦出現轉氨酶升高、肝臟硬度增加,或者出現肝硬化的征象,需要盡早制定抗病毒方案,個體化治療。
作者:李文松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閱讀量: 4947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患者以發熱伴有黃疸前來就診,發熱伴黃疸性疾病,具體原因也頗多,比較常見的還是急性病毒性肝炎,其中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多見于成年人,經由糞-口途徑傳播,此疾病大多數呈自限性,但也有少數患者發生重型肝炎危及生命。治療上主要以保肝、降酶、祛黃等對癥治療和支持治療為主,一般均可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净拘畔ⅰ颗?、62歲【疾病類型】急性戊型肝炎(黃疸型)【就診醫院】遼寧省人民醫院【就診時間】2019年4月【治療方案】藥物治療(復方二氯醋酸二異丙胺+異甘草酸鎂注射液+水飛薊賓膠囊+S-腺苷蛋氨酸+茵梔黃顆粒+薄芝糖肽注射液+地塞米松+門冬氨酸鳥氨酸+人血白蛋白)【治療周期】住院治療21天,1月后門診復診【治療效果】癥狀明顯好轉,病情穩定痊愈一、初次面診老年女性以發熱、乏力、食欲減退伴尿黃7天為主訴來院?;颊?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未測體溫,伴有食欲減退、惡心、嘔吐、飯后腹脹、周身乏力、體溫下降后,開始出現尿黃、尿色逐漸加深,近日呈濃茶水樣到外院就診,化驗肝功明顯異常,為求進一步診治來我院,既往健康。查體顯示體溫36.2℃,皮膚及鞏膜中度黃染,肝脾肋下未及,肝區叩擊痛陽性。輔助檢查顯示肝功:ALT291.1U/L、GGT82U/L、AST120.4U/L、TBIL141.4umol/L。經過看診,初步診斷為病毒性肝炎戊型急性黃疸型,需要隔離治療,與家屬充分溝通后收入病房。二、治療經過入院后感染科常規2級護理,消化道隔離,臥床休息。進一步完善肝腎功、凝血功能、腫瘤系列等檢查。該患者的病歷特點是老年女性,急性起病,以發熱伴消化道癥狀、黃疸為主要特點,肝功能明顯異常,符合急性病毒性的特點,考慮急性戊型肝炎可能性大,予復方二氯醋酸二異丙胺、異甘草酸鎂靜點,水飛薊賓膠囊口服保肝、降酶治療,S-腺苷蛋氨酸靜脈注射、茵梔黃顆??诜铧S,薄芝糖肽注射液靜點提升免疫力。戊肝抗體回報IgG、IgM均陽性,因此急性戊型肝炎(黃疸型)診斷明確?;颊邞肧-腺苷蛋氨酸后出現耳鳴、咽喉疼痛,考慮S-腺苷蛋氨酸過敏,予地塞米松靜脈注射,立即停用S-腺苷蛋氨酸,改用門冬氨酸鳥氨酸靜點祛黃?;颊叱霈F低蛋白血癥,予人血白蛋白靜點。三、治療效果經過保肝、降酶、祛黃等對癥治療,患者治療效果比較明顯,病情好轉,消化道癥狀逐漸改善,食欲增加,無惡心及嘔吐現象,尿液顏色逐漸變淺,多次復查肝功逐漸好轉,黃疸進行性下降,進入恢復期,將異甘草酸鎂注射液減量后,患者病情穩定,于住院21天時痊愈出院。并囑患者1個月后門診復診。四、注意事項很高心患者經過治療后,病情得以好轉,但急性戊型肝炎整個病程包括黃疸前期、黃疸期、恢復期3個經過,病程不超過6個月,患者目前是恢復期,肝功雖然基本正常,但是肝細胞尚未完全恢復正常,完全恢復一般至少3個月,擔憂老年人恢復可能更慢一些,囑咐患者出院后仍需要注意休息,否則容易導致肝功能反跳,建議患者遵醫囑規律應用水飛薊賓膠囊口服保肝。急性戊型肝炎預后一般較好,但是部分患者可以遺留高膽紅素血癥,所以囑咐患者出院后也要定期隨診復查,根據該患者出院時的情況,建議1個月后門診復診?;颊叱鲈汉箫嬍硲宓?,營養均衡,保證維生素的攝入,不能飲酒,避免不必要的藥物應用,以免加重肝臟負擔。不宜過度進補,否則容易導致脂肪肝,并且要逐漸適當增加運動量。五、個人感悟1、急性戊型肝炎是比較常見的病毒性肝炎,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可以隱性感染,臨床癥狀以發熱、消化道癥狀和黃疸為主要特點,一般為自限性,多可以完全康復,如同改病例患者一樣,通過保肝、降酶、祛黃等對癥和支持治療后,病情得以有效緩解;2、白蛋白是在肝臟合成的,當肝功能受損時,白蛋白合成能力下降,加之患者消化道癥狀明顯,白蛋白攝入減少,導致白蛋白可以明顯下降。當血漿白蛋白低于30g/L時,容易出現胸腹水,所以必要時需要及時靜脈補充人血白蛋白;3、囑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衛生,規律飲食,不暴飲暴食,以預防此病,若再出現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要及時就診,對癥治療。
作者:薛宏麗 遼寧省人民醫院 閱讀量: 3276
肝炎病人可能會發燒,但并不是所有肝炎病人都會發燒。通常出現發燒的主要為急性肝炎病人,而慢性肝炎一般不會出現發燒的癥狀,應結合其他癥狀進行鑒別。而且發燒了不一定是有肝炎引起,也可能是有其他疾病引起。1、肝炎發燒:急性肝炎會表現為近期出現低熱,一般體溫不超過38℃,持續時間不會太久,多數在1周內恢復正常,無需進行處理??砂橛腥頍o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厭油膩、肝區不適及尿黃等癥狀,休息后不見好轉。當急性肝炎病人出現發燒時應適當飲水,通過物理降溫方法,如冷敷等使體溫下降,體溫會逐漸恢復正常。一般不建議過多使用退燒藥,可能會進一步傷害肝臟;2、非肝炎發燒:如果是慢性肝炎患者發燒,或本身未確診肝炎而發燒,應警惕是否合并有細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建議立即就醫進行血常規等相關檢查,以明確病因,遵醫囑對癥服用解熱鎮痛藥,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通常肝炎的主要表現不是發燒,更常見表現為乏力以及消化道癥狀,如惡心、嘔吐、厭油膩等。部分肝炎病人的病情表現可能更重,例如黃疸,表現為皮膚、眼睛發黃,或尿液顏色如隔夜濃茶樣等,同時還可能出現大便顏色變淺、呈陶土色的表現,更嚴重的肝炎病人會出現消化道出血、腹水等。診斷肝炎的病人應采用保肝、抗病毒治療,如護肝片、還原型谷胱甘肽等。
作者:徐京杭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閱讀量: 3680
作者:有來醫生 有來醫生健康科普平臺 閱讀量: 5130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導致肝臟出現炎癥或壞死的傳染性疾病,主要有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五種,其中甲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都由RNA病毒感染所引起,乙型肝炎則由DNA病毒感染所引起,因此,肝炎病毒DNA參考值一般指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DNA在1000copies/ml以下是正常值,高于1000copies/ml表示病毒處于活躍期,沒有具體上限值。如果使用超敏試劑檢測,乙型肝炎病毒DNA下限值更低,比如15IU/ml或者20IU/ml。肝炎病毒DNA數值反映的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復制能力,是判斷病情是否得到了有效控制、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療的重要指標。肝炎病毒DNA值低于正常,說明病毒處于未復制狀態,即屬于正常人群或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肝炎病毒DNA數值高于正常值時,數值越高表示病毒復制力越高,傳染性越強,此時應當進行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查看是否出現乙肝的臨床體征,如乏力、尿液發黃、皮膚黃染,以及肝功能檢查結果是否異常,是否出現肝纖維化等,以此來判斷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療。臨床上常用的抗病毒治療藥物,有核苷酸類似物如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恩替卡韋片等,干擾素類藥物如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注射液等。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應規律作息,適當鍛煉,提高免疫力,注意膳食營養平衡,定期復查。
作者:徐京杭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閱讀量: 4136
孟澤武 副主任醫師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肝膽外科
"并不存在谷丙轉氨酶多高算肝炎的說法,其實只要谷丙轉氨酶有升高,就有可能是肝炎的表現。因為肝炎是一個統稱,代表的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肝臟...
殷欣 副主任醫師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肝腫瘤內科
"肝炎發作的患者不建議進行高脂飲食,高脂飲食主要包括煎炸的食物以及油膩的肥肉。這些食物都會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尤其在肝炎發作期會加重...
全部 北京 上海 廣東 廣西 江蘇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東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遼寧 黑龍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慶 陜西 甘肅 云南 新疆 內蒙古 海南 貴州 青海 寧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