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別名:心臟缺血)
掛號科室: 心血管內科
發病部位:心臟
多發人群:中老年人
治療方法:藥物治療、手術治療
是否傳染:無傳染性
是否遺傳:無遺傳性
相關癥狀:悶痛、大漢、心悸
相關檢查:心臟超聲、心電圖
相關手術:支架置入術、冠脈搭橋術
相關藥品:丹參片、麝香保心丸
治療費用:市三甲醫院約(50000-100000元)
輕度心肌缺血不治療會有危險嗎
22788次播放67次點贊
心率100/分左右怎么調節
28682次播放194次點贊
心率和心跳是一回事嗎
46232次播放404次點贊
小孩兒竇性心律不齊正常嗎
27621次播放57次點贊
心率45有沒有危險
49459次播放247次點贊
心肌缺血檢查方法
47688次播放222次點贊
有點心肌缺血怎么辦
43150次播放299次點贊
老人血壓高是什么原因
40358次播放5次點贊
心肌缺血指的是心肌耗氧量和冠狀動脈供氧、供血之間不平衡導致的心肌損害。缺血時可能引起氧化代謝障礙,促進無氧代謝,導致無氧代謝產物堆積,如乳酸堆積。臨床通常表現為胸悶、乏力、眩暈等,嚴重時可表現為心絞痛、心力衰竭等。心肌嚴重缺血時,可選擇以下藥物治療:1、硝酸酯類藥物:較為常見的藥品就是硝酸甘油片。硝酸酯類藥物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明確,可通過擴張動靜脈、擴張冠狀動脈來降低心臟負荷,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緩解患者心肌缺血的癥狀,但要避免低血壓等并發癥;2、β受體阻斷劑:可改善心肌缺血癥狀,抑制心肌收縮力的增強和心率的加快。改善心肌供氧和需氧間的平衡,改善心肌代謝等,常見的有美托洛爾、阿替洛爾等。但注意禁用于嚴重的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等疾病患者;3、鈣拮抗劑:心肌缺血患者還可選擇鈣拮抗劑類藥物,如硝苯地平、地爾硫?等,可降低血壓、改善心肌供血、抑制心肌收縮等。此外,由于心肌缺血的發生,與冠心病、高血脂、血栓等病情有關,往往對有相關情況的患者,還需要加用降血脂藥物、抗血小板藥物、溶栓藥物、抗凝藥物。因此患者之間病情程度和臨床癥狀不同,使用藥物治療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根據醫生建議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案。如患者病情較為嚴重,藥物治療可能功效并不明顯,還可選擇其他治療方式,如介入治療或外科手術進行冠狀動脈搭橋術等,來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王喜福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閱讀量: 4981
女性心肌缺血是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系統疾病,患者伴有胸悶、胸痛、心率增快、血壓升高等表現,需遵醫囑采用藥物、手術等方式進行治療,患者及家屬可通過飲食護理,以及日常護理,對心肌缺血的情況進行調理,控制疾病的發展。一、飲食護理:1、控制鈉鹽攝入:女性心肌缺血患者日常以低鹽飲食為主,飲食保持清淡;食鹽攝入量控制在5g以內,并結合季節、活動量等因素可進行適當調節,如夏季出汗多的情況下,鈉鹽的攝入量可適當增加;2、控制膽固醇攝入:如果患者每日攝入的膽固醇過量,可加速疾病進展,故女性患者需要飲食中減少對動物內臟,如豬肝、豬心等膽固醇含量比較高的食物攝入,如有必要可禁止食用;3、控制脂肪攝入:在食物烹飪時,禁止食用動物油,以植物油為首選,避免過多食用動物油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率升高。此外,在脂肪控制方面,女性患者應減少如肥肉、蛋黃等,作為替代可增加瘦肉、魚肉等食物的攝入;4、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女性心肌缺血患者應對糖類食物如淀粉、蔗糖等攝入嚴格控制,可增加青豆、黃豆等粗纖維食物,確?;颊吣軌驈拇祟愂澄镏蝎@得機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同時又能對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進行控制;5、保證維生素、無機鹽、微量元素的攝入:女性患者可適量增加新鮮果蔬,包括蘋果、橘子、白菜、菠菜等食物,主要是由于富含無機鹽、纖維素、維生素C等營養,增強患者血管抗氧化能力及韌性,延緩心肌缺血的病程發展。二、日常護理:1、防止著涼:當天氣轉涼時,女性患者應注意增添衣物。主要是由于著涼會引發上呼吸道感染,從而出現咳嗽、呼吸不暢等癥狀,可能會加重心臟的負擔,不利于病情的恢復;2、睡眠充足:患者應調整自己的作息,保證睡眠充足,進而可促進心肌的恢復。
作者:王喜福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閱讀量: 3650
心肌缺血多數由于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冠狀動脈狹窄,從而引發心臟供血供氧不足。一旦出現心肌缺血的癥狀,應該積極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治療?;颊咴谒矫娌o特異性要求,適合吃的水果不止有三種。心肌長時間缺血會影響心臟功能,此時會導致血液中的鉀離子含量變低。因此建議在治療期間和治療后,可以選擇適量食用富含鉀離子和維生素的水果,包括獼猴桃、蘋果、香蕉、芒果、山楂、櫻桃等。此外,補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動脈粥樣硬化、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冠脈血流量,減少心肌損傷的程度。硒含量較高的一類食物有牡蠣、鮮貝、蝦皮、海蝦等。建議患者少食多餐,避免一次用餐過飽,以免增加心臟負荷,加重心肌缺血的情況。如果心肌缺血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需要盡量避免食用糖分較高的水果,如柿子、桂圓、蜜瓜等,以免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動脈狹窄的發展?;颊咂綍r注意保持飲食均衡,低鈉、低糖、低脂飲食,動物肝臟、油條、咸菜、炸糕、肥肉等均應該避免進食,以免加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誘發心肌缺血。
作者:王喜福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閱讀量: 12303
心肌缺血的患者是否可以懷孕,主要取決于心肌缺血的嚴重程度、基礎病因,以及是否有針對性的治療等。通常情況下,年輕女性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的心肌缺血。誘發心肌缺血的常見疾病如冠心病、心臟瓣膜疾病,通常發生在中老年人群,對于年輕適齡生育女性發生的幾率較小。如果是年輕女性出現心肌缺血,可否懷孕應分情況而定。1、可以懷孕:應明確心肌缺血的病因,如是否存在心臟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臟病、冠脈肌橋,或冠脈痙攣等可能,可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如果是先天性心臟病,存在房缺、室缺的人群,應盡早干預結構性的異常,可考慮行封堵或外科修補手術。在基礎疾病治療后,患者的心肌缺血表現可消除,可以正常懷孕。對于冠脈痙攣或冠脈肌橋的人群,也可通過藥物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控制,此類人群也可懷孕;2、不建議懷孕:有些疾病的基礎病因無法去除,如較嚴重的心臟結構性疾病,室缺患者中后期可能會出現右向左的分流,此時不適合進行外科手術治療,這樣的人群不適合懷孕。因為可能會加重人體血流動力學的負擔,在分娩時甚至可能誘發急性左心衰。所以心肌缺血的人群,是否適合懷孕應該進一步到醫院明確病因,醫生再結合患者的病因以及病情的嚴重程度綜合考慮。日??刂坪醚獕?、血脂,適當運動,改善心血管情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過度焦慮、緊張、抑郁等。
作者:王欣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閱讀量: 3522
心肌缺血時,有可能誘發心跳加快,此時往往心肌缺血較嚴重,會影響心臟有效的射血。但是也有少部分患者出現心動過緩,甚至可能發生高度房室傳導阻滯。首先,當心肌缺血導致輸血量減少時,機體會代償性地使心跳增快,以維持有效的射血量,保證重要臟器灌注,如腦灌注、腎臟灌注等,是人體的一種調節性的反應。其次,心肌缺血時會產生較為嚴重的胸痛,患者由于疼痛刺激,也有可能誘發交感神經興奮,從而引起心跳增快以及血壓升高、心臟早搏等。再次,患者也會出現情緒上的緊張或焦慮,激活交感神經誘發心率的增快,屬于人體正常的生理調節反應。此外,心肌缺血時也有可能誘發心功能不全,出現急性的心力衰竭,當心衰發作時,同樣可合并心跳加快的出現。臨床上有少部分心肌缺血患者會表現出心跳減慢,當心肌缺血發生在右冠狀動脈時,可影響到右冠對于竇房結或房室結的供血,從而影響心肌細胞的傳導功能,使得心跳減慢,甚至出現各種緩慢性心律失常,所以也有可能出現心率慢的情況。
作者:王欣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閱讀量: 4006
心肌缺血是由于冠狀動脈狹窄、冠狀動脈痙攣等導致心肌供血不足、缺氧引起。心肌缺血的患者能否運動,取決于心肌缺血程度、有無規范化治療以及運動類型等。1、心肌缺血程度:對于輕度的心肌缺血患者或處于穩定期,可適當進行運動,以不發生胸痛、胸悶等心肌缺血癥狀為前提。對于重度的心肌缺血患者或處于急性期,不建議進行運動,因為患者很有可能在運動中,發生胸悶、胸痛等不適癥狀,甚至誘發心肌梗死。此類患者需要適當休息,降低心肌耗氧量,緩解心肌缺血的癥狀,同時積極就醫;2、有無規范化治療:針對未進行規范治療的心肌缺血患者,不建議運動。這類患者需要先去醫院完善檢查,明確病因后,對因治療。例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心肌缺血患者,應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如果通過造影檢查,發現冠狀動脈存在嚴重狹窄,可采取植入支架或者行冠脈搭橋手術治療。當心肌缺血的因素解除時,應鼓勵患者適當運動,從而有利于心臟康復。對于經過介入干預的患者,在運動時應由醫生制定運動方案,規范運動的種類及運動量,從而有助于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的癥狀,有利于心功能恢復;3、運動類型:對于能進行適量運動的心肌缺血患者,可以進行散步、打太極拳、游泳、健身操等運動。根據患者自身的身體情況制定運動頻率及時間,一般運動頻率約為每周3-5次,時間為40分鐘左右。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心絞痛患者不宜進行太過激烈的運動,以免導致血壓、心率驟升,從而引起心絞痛發作。在運動過程中,如果患者出現胸悶、呼吸困難、胸痛、心悸等不適,應立即停止運動,并進行休息,必要時可含服硝酸甘油或者到醫院就診。
作者:王欣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閱讀量: 3708
任藝虹 主任醫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心血管內科
"心肌缺血怎么檢查?如果有胸悶、憋氣的癥狀,做心電圖檢查發現心臟有ST-T改變,或者有T波低平、倒置的狀況,可能就診斷有心肌缺血。是...
張虎 副主任醫師
中日友好醫院
心臟內科
"心肌缺血的癥狀和表現,主要是胸悶、胸痛,胸骨后的壓榨感或壓迫感、咽部的緊縮感、肩背部的酸脹感,有時可伴有呼吸困難、大汗,嚴重時會出...
全部 北京 上海 廣東 廣西 江蘇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東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遼寧 黑龍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慶 陜西 甘肅 云南 新疆 內蒙古 海南 貴州 青海 寧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