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別名:發疹性水皰性口腔炎)
發病部位:手/足
多發人群:兒童
治療方法:藥物治療
是否傳染:有傳染性
是否遺傳:無遺傳性
相關癥狀:發熱、皰疹
相關檢查:血生化檢查、C-反應蛋白
相關手術:無
相關藥品:小兒化毒散、復方鋅布顆粒
治療費用:市三甲醫院約(500—1000元)
手足口先長哪里
36611次播放329次點贊
手足口診斷標準
44168次播放20次點贊
手足口好發年齡
27859次播放233次點贊
手足口怎么傳播
37606次播放468次點贊
手足口怎么檢查
33812次播放216次點贊
手足口怎樣預防
20818次播放192次點贊
手足口是要疙瘩全部出完才會好嗎
33807次播放490次點贊
手足口嗜睡是怎么回事
45161次播放140次點贊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患兒因反復發熱伴有雙手、雙腳、臀部出現較多水皰,且伴有嘔吐而前來就診。入院后對患兒進行檢查,發現咽喉部充血,其口內頰黏膜、軟腭、舌緣及唇內側也有散在的紅斑及小皰疹,雙肺呼吸音粗,同時伴有腹脹。給予患兒藥物治療后,退燒,同時咳嗽、咳痰、腹瀉癥狀消失,最終痊愈出院?!净拘畔ⅰ磕?、2歲【疾病類型】手足口病【就診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診時間】2022年5月【治療方案】靜脈注射藥物治療(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鈉注射液)+口服藥物治療(維生素B2片、布洛芬緩釋膠囊、對乙酸氨基酚口服溶液)+外用藥物治療(康復新液、小兒化毒散)【治療周期】4天【治療效果】痊愈出院一、初次面診患兒因發熱入院,主訴3天前突然出現發熱,最高體溫可達39.8℃,同時患兒胃口特別差,進食的時候哭鬧不安、流口水,手、腳、屁股上出現較多小水皰疹,偶爾會流鼻涕,在此期間嘔吐了2次。給予退燒藥治療后發熱減退,但是后續又繼續發熱。同時,患兒出現抽搐的現象,伴隨雙眼凝視、牙齒咬緊、口吐白沫,呼之不應,隨即給予患兒吸氧處理。待患兒清醒后,家長立刻來到我院就診。立即給予患兒查體,可見患兒除手、腳、屁股等部位出現水皰外,其口內頰黏膜、軟腭、舌緣及唇內側也有散在的紅斑及小皰疹,以手足口病收入院治療。二、治療經過入院后立即為患兒行進一步檢查,發現患兒咽喉部充血,雙肺呼吸音比較粗,未聞及啰音,心率較高,可達125次/分。為患兒行血清學檢查,可見血清相關病毒IgM抗體陽性,C反應蛋白升高,患兒同時伴有腹脹,腸鳴音未見異常,四肢肌張力正常。由于患兒吃東西時哭鬧不安,同時有流口水的現象,檢查時發現患兒的口腔內皰疹比較明顯,尿量少,已經出現了脫水的表現,家長非常擔心。對家長進行安撫,并及時給予患兒靜脈輸注5%葡萄糖注射液,并給予0.9%氯化鈉注射液進行補液治療。對于患兒的發燒情況,給患兒口服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酸氨基酚口服溶液退熱治療。由于患兒口腔內存在皰疹,因此給予患兒使用小兒化毒散外涂,并使用康復新液漱口,以促進患兒口腔部的黏膜康復,同時給患兒補充維生素B2片。告知患兒家長,手足口病主要是要對癥治療為主,家長要給患兒做好衛生護理,防止皮膚繼發感染,并給予患兒清淡、易消化的飲食為主,適量補充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以增加患兒體內維生素含量。三、治療效果經過藥物治療1天后,患兒退燒,無發熱,有輕微咳嗽和咳痰,腹瀉癥狀消失,精神已經緩解,小便正常。同時神志恢復,但咽喉部仍有部分充血。繼續應用藥物治療3天后,咳嗽、咳痰癥狀消失,精神恢復正常,神志清楚,但咽喉部還有稍微充血,咽壁未見皰疹,進行檢查發現患兒雙肺未聞及啰音,同時腹部較軟,雙手、雙腳、屁股上的皰疹大部分都已經結痂,同時也沒有滲液,患兒病情好轉,予以辦理出院。四、注意事項經過治療,患兒已經退燒,同時咳嗽、咳痰、腹瀉癥狀消失,進行檢查發現患兒雙肺未聞及啰音,雙手、雙腳、屁股上的皰疹大部分都已經結痂,同時也沒有滲液,患兒的病情好轉,我很是為患兒感到高興?;純撼鲈汉?,應該保證休息,同時要多飲水,飲食方面給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所進食的食物不宜過涼,也不能過燙,要禁食辛辣、刺激、冰冷的食物,以防止刺激患兒的口腔。同時,患兒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可以預防手足口病再次復發。五、個人感悟手足口病在兒童中比較常見,特別是比較小的兒童,主要表現為手和腳、口腔、臀部黏膜有斑丘疹和皰疹,可以通過兒童之間的密切接觸進行傳染。本病例患兒因手足口病導致發燒,伴有手、腳、臀部的小水皰疹等癥狀,但好在經過治療之后,患兒已經退燒,咳嗽、咳痰、腹瀉癥狀消失,同時雙腳、雙手、臀部的皰疹大部分都已經結痂,獲得比較滿意的治療效果。生活中家長需要密切關注兒童的情況,如果發生特殊情況,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切不可耽誤病情。
作者:晁占湖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閱讀量: 3522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本文提到的是一位2歲的女患兒,突然出現發熱,體溫最高可達38.5℃,同時家長發現在患兒的手掌、足底以及口腔的上顎和咽后壁可出現了很多皰疹,患兒口腔疼痛、哭鬧、不敢吃東西。通過患兒癥狀體征以及輔助檢查,診斷患兒為手足口病,通過隔離加退熱、抗皰疹及抗病毒的藥物治療,患兒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且身體狀況恢復良好?!净拘畔ⅰ颗?、2歲【疾病類型】手足口病【就診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就診時間】2022年5月【治療方案】退熱(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抗皰疹治療(重組人干擾素α2b噴霧劑)+抗病毒治療(抗病毒口服液)【治療周期】居家隔離治療7天【治療效果】病情得到控制,皰疹及發熱完全消退一、初次面診一位家長帶著2歲大的患兒來就診,患兒顏面潮紅、哭鬧,通過詢問病史,得知患兒反復發熱1天多,精神欠佳,體溫最高可達38.5℃,今天發現患兒的手掌、足底以及口腔里出現了很多皰疹,同時伴有口腔疼痛、哭鬧、不敢吃東西來就診。之前以為就是感冒了,所以自行給患兒吃了氨酚黃那敏顆粒1天,同時發熱時口服退熱藥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數次,今天睡醒發現患兒出現皰疹。初步懷疑是發熱伴有手足口皰疹=手足口病,再次詢問病史,家長告知患兒周圍接觸的孩子也有類似癥狀,詳細進行體格檢查后發現患兒的手掌、足底以及口腔上顎、咽后壁有皰疹。仔細詢問了患兒是否有傳染病接觸史、藥物及食物過敏史、疫苗接種史,并完善了血常規+C-反應蛋白(CRP)檢查,化驗結果顯示白細胞正常,C-反應蛋白(CRP)輕度升高。根據患兒的接觸史、癥狀和檢查結果可診斷為手足口病。二、治療經過患兒確定為手足口病后,主要需進行隔離、對癥治療,但由于手足口病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所以患兒高熱可以使用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進行退熱處理,可以口腔噴重組人干擾素α2b噴霧劑治療口腔內皰疹,另外同時服用抗病毒口服液。并詳細告知家長手足口病是柯薩奇病毒或EV71病毒感染的一種傳染病,輕癥可以自愈,通常病程約1周就可以消退。但回家后要注意隔離,避免傳染給家里共同居住的人群或其他孩子,如果患兒出現持續高熱不退、嗜睡、精神萎靡、昏睡、昏迷、抽搐發作需立即到醫院急診救治。三、治療效果患兒經過退熱以及抗皰疹、抗病毒治療后3天退熱,并且疼痛的癥狀也得到有效緩解,可適量進食,精神狀態也恢復。由于患兒的病情屬于輕癥,所以不會對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很少會出現后遺癥,手足部位的皰疹也不會遺留瘢痕,在精神狀態的逐漸恢復下,免疫力也會逐漸恢復。電話回訪時家屬表示患兒的皰疹在第7天時已經完全消退,且身體狀況恢復良好。四、注意事項患兒病情得到控制,皰疹、發熱消退,我為患兒及其家長感到十分高興。但還需注意以下幾點:1、雖然手足口病輕癥可自愈,但是期間反復高熱會讓患兒感覺非常不適,家長在居家觀察期間需保證患兒充足的睡眠,保證患兒免疫處于最佳狀態;2、同時患兒發熱時可采取物理降溫及藥物退熱相結合的方式退熱,物理降溫如溫水浴、貼退熱貼等,如果患兒出現持續高熱不退、嗜睡、精神萎靡、抽搐等癥狀時,要立即到醫院急診救治;3、如果患兒不敢進食,家長要注意鼓勵患兒進食,以清淡、高維生素食物為主,盡量少吃咸的、熱的食物,禁忌辛辣、刺激飲食,以免加重口腔疼痛。還要注意多飲水,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潔,有助于口腔皰疹的恢復。給患兒選擇舒適柔軟的被褥及衣物,并注意清潔。五、個人感悟通過本文病例需要提醒大家,手足口病初期未出現皰疹時很難直接確診,需要排除其他疾病之后,詳細詢問是否有手足口病接觸史,才會考慮有無手足口病的可能。而確診手足口病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傳染病接觸史來診斷,僅少數病人需要進行柯薩奇病毒及EV71病毒檢測病毒學,如免疫異常、表現不典型、癥狀嚴重者。由于手足口病是一種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病,輕癥是自限性疾病,所以對于病情輕的患兒一般無需進行特殊抗病毒治療,主要以對癥治療為主。但少數手足口病可引發嚴重癥狀,可能合并多臟器損害,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出現手足口皰疹并伴有發熱的情況要及時就醫,明確疾病的嚴重程度,并在醫生的指導下有效治療。
作者:張玉玲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閱讀量: 4638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本文提到的是一位3歲患兒,最近突然發熱,檢查未見明顯異常,使用布洛芬混懸液退熱,無明顯改善,隨即發現在口腔里還有手心、腳底出現紅色的散在皮疹,結合目前的季節、病情特點以及檢查,診斷為手足口病,為患兒開具口服以及外用的藥物進行治療,治療后患兒癥狀明顯改善,恢復良好?!净拘畔ⅰ磕?、3歲【疾病類型】手足口病【就診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就診時間】2022年3月【治療方案】隔離+局部口腔噴霧(開喉劍噴霧劑)+爐甘石洗劑+清熱解毒(抗病毒顆粒)【治療周期】居家觀察并治療7天,14天后門診隨訪【治療效果】體溫恢復正常,皮疹明顯消退,各項癥狀明顯改善一、初次面診下午發熱門診來了一位患兒,患兒持續發燒已經有3天了,之前去當地醫院驗血沒有明顯異常,現場醫生開具布洛芬混懸液退熱治療,但沒有明顯的改善。今天患兒身上出現了皮疹,手心腳底都能夠見到散在的紅疹,通過仔細的體格檢查,發現咽喉部位以及口腔黏膜中也可見到散在的紅色皰疹。結合目前的季節,進一步詢問了最近幾天患兒的活動情況,患兒家長告知發燒前1天去小區的花園玩耍,接觸了其他生病的小朋友,第2天就發熱了。本次就診的血常規提示病毒性感染,所以結合目前的季節、接觸史、驗血報告以及皮疹特點考慮診斷為手足口病。二、治療經過結合患者病史以及輔助檢查,診斷患兒的手足口病屬于普通型輕癥,除了發熱外,其他精神狀態、飲食、活力各方面都很正常,也沒有頭痛、噴射性嘔吐、驚厥或者呼吸改變等并發癥的特點。手足口病本質上就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皮膚改變,理論上來說能夠自行緩解,但使用一些局部藥物可以促進癥狀的恢復,所以給患兒開具局部口腔噴霧(開喉劍噴霧劑),作用于口腔咽喉部的皰疹,配合清熱解毒的中成藥(抗病毒顆粒)協助退熱,同時使用爐甘石洗劑沖洗皮疹部位,減輕皮疹瘙癢的癥狀,并囑患兒及家屬回家后隔離治療7天,2周后來門診隨診復查。三、治療效果患兒于2周后再次來到門診就診,患兒家長告知,用藥后患兒的體溫2-3天很快降到正常,自始至終精神狀態及胃口都比較好,皮疹基本在7天左右便慢慢退掉,目前基本只有淡淡的皮膚印記,已經看不到明顯凸出來的丘疹?;純旱木衩婷惨不謴?,胃口也增加了,晚上的睡眠質量也得到了有效改善。四、注意事項患兒治療后體溫恢復正常,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為此感到很高興,但還需注意以下幾點:1、手足口病是一類傳染性疾病,患兒回到家后需進行隔離,避免傳染給家人或其他小朋友,并注意飯前、飯后洗手,做好手部衛生。并且要積極刷牙漱口,保持口腔衛生,有利于口腔皰疹的恢復;2、對患兒的玩具、衣服、被褥及時消毒清洗,并更換比較柔軟的被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3、要保證家中的空氣流通,以免交叉感染;4、治療期間多食用高維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多飲水,避免加重口腔癥狀;5、患兒康復后可以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以減少這類疾病的發生。五、個人感悟通過這個病例提醒家長們,春季是各種呼吸道、消化道或者皮膚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幼兒的活動能力較強,而且進入幼兒園以后處于群體環境中,確實容易接觸到各種感染性疾病。 對于季節性的傳染病來說,預防的意義更大,一定要監督孩子平時做好個人防護,做好手衛生,保持飲食清潔,有條件的盡可能減少去人員密集的地方,如果學校里有生病的其他同學,盡量保持一定的距離,減少密切接觸。一旦患兒出現病情癥狀,建議第一時間前往醫院就診,盡早確診并確定輕癥或重癥,及時開展治療,以免延誤病情?;純杭议L還需加強對各種傳染性疾病的了解,以免出現病情時候過于緊張。
作者:朱若塵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閱讀量: 3247
寶寶腳上長白色米粒,可能原因是手足口病、跖疣、腳氣病、蕁麻疹、濕疹等,建議家長帶寶寶及時就診,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治療。不建議家長自己購買藥物后給寶寶使用,以免用藥不當使其出現藥物不良反應,且可能延誤疾病的診斷和治療。1、手足口?。罕静∈呛冒l于兒童的傳染病,由腸道病毒感染所引起,兒童在免疫力低的情況下接觸手足口病患者或物品后可能感染發病,初起出現發熱癥狀和紅色小疙瘩,然后出現手、足、口、臀部的小水皰,表現周圍為淡紅色而中央為白色小水皰,多數患兒在一周左右自愈,可以口服抗病毒口服液、蒲地藍消炎口服液或者藍芩口服液進行抗病毒治療,皮膚處可涂抹爐甘石洗劑。若患兒出現精神萎靡不振、嗜睡、高燒不退等癥狀時,要及時告知醫生,以免患兒并發腦炎、心肌炎、肺水腫等情況;2、跖疣:跖疣屬于一種尋常疣,多由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多在寶寶足跟、跖骨頭或趾間受壓處發生,初起為米粒狀的白色小丘疹,緩慢增長后可表現為表面角化、粗糙不平,藥物治療較慢,多采用冷凍、激光、電灼等物理療法;3、腳氣?。罕静檎婢腥舅?,可能是由于寶寶缺少維生素B1,或者被有腳氣病的大人傳染,開始為白色小丘疹、小水皰,伴有明顯的皮膚瘙癢癥狀,確診后可以通過補充維生素B1以及外用抗真菌藥進行治療,如硝酸舍他康唑乳膏等,病情嚴重時可以口服抗真菌藥物,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平時給寶寶選擇透氣性比較好的鞋子,鞋子要經常放在太陽下曬,達到殺菌作用,注意不要讓寶寶穿大人的鞋子;4、蕁麻疹:主要是寶寶接觸皮毛、花粉、食物等過敏物質,出現過敏反應而引起的在皮膚、黏膜上出現的局限性水腫樣團塊,剛開始時或輕者可能在皮膚出現白色小丘疹,嚴重時會出現全身不適癥狀。蕁麻疹的患兒需要及時脫離過敏原,可以口服氯雷他定糖漿或鹽酸左西替利嗪顆粒進行治療,也可以外用爐甘石洗劑進行止癢,同時可配合復方甘草酸苷片進行抗炎治療;5、濕疹:本病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皮膚病,寶寶在接觸過敏物質或者鞋襪潮濕時可以發生濕疹,初期為散發或群集的小紅丘疹,逐漸增多,繼而出現白色小水皰,反復發作時可出現皮膚干燥、掌紋增多等情況,可以外用硼酸氧化鋅冰片軟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藥物緩解瘙癢癥狀,也可以口服氯雷他定糖漿或鹽酸左西替利嗪顆粒等藥物進行抗過敏治療。因此,如果家長發現寶寶腳上出現白色米粒,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避免自己停藥或者減量,以免延長疾病的恢復時間。平時要注意保護寶寶的皮膚,避免接觸可能污染的物品或者環境,以免出現皮膚感染。
作者:汪晨 中日友好醫院 閱讀量: 4909
作者:有來醫生 有來醫生健康科普平臺 閱讀量: 3638
手足口疫苗在臨床中稱之為EV71疫苗,手足口病是5歲以下兒童常見的由多種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是否需要注射手足口疫苗需要根據患兒年齡、是否存在感染史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禁忌證來決定。故不建議打手足口疫苗的原因應該是患者自身存在禁忌證:1、由于5歲以上兒童和成人的發病率很低,或者兒童已經患過手足口病,通常不建議再接種手足口疫苗;2、已知對EV71疫苗任何一種成分過敏,或者是發熱、急性疾病期以及慢性疾病急性發作期的患者不可以進行接種;3、患有血小板減少癥或者出血性疾病時,進行肌肉注射可能會導致注射部位出血,因此不建議接種;4、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如感染HIV,或者正在進行免疫抑制治療的患者,如使用免疫抑制劑、化療藥物、抗代謝藥物、皮質類固醇類藥物等,在注射疫苗后可能會影響疫苗效果,因此建議在藥物治療結束后再進行接種;5、未得到控制的癲癇患者或存在其他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如格林-巴利綜合征,需要在醫生的建議下選擇是否接種。
作者:周小鳳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閱讀量: 6495
全部 北京 上海 廣東 廣西 江蘇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東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遼寧 黑龍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慶 陜西 甘肅 云南 新疆 內蒙古 海南 貴州 青海 寧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