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別名:心理障礙疾病)
掛號科室: 精神科
發病部位:精神
多發人群:所有人群
治療方法:藥物治療、心理治療
是否傳染:無傳染性
是否遺傳:有遺傳幾率
相關癥狀:心理障礙
相關疾?。?/strong> 心理障礙 學生心理問題 家庭心理問題
相關檢查:心理方面檢查
相關手術:無
相關藥品:卡馬西平、苯妥英鈉
治療費用:市三甲醫院約(10000-50000元)
精神病是什么意思
33046次播放304次點贊
精神上出了問題能不能徹底治好
30379次播放260次點贊
精神狀態不好需要看醫生嗎
23884次播放144次點贊
情緒障礙是精神病嗎
35451次播放140次點贊
自言自語的人有病嗎
37509次播放43次點贊
精神科和神經內科有什么區別
38912次播放488次點贊
入睡前有幻覺怎么回事
49361次播放151次點贊
真性幻聽什么意思
42766次播放485次點贊
安非他命是一種精神類藥物,其化學成份是硫酸苯丙胺,可用鹽酸麻黃素進行合成,可以暫時性興奮中樞神經,臨床上多用來治療哮喘、嗜睡癥、多動癥等疾病。安非他命屬于國家管制類藥物,存在一定的毒性和成癮性,不可長期服用,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購買服用。如果患者長期或是大量服用安非他命,可能會對該藥物產生一定的依賴性,還可能會中毒。1、全身癥狀:輕度中毒的患者,可能會有頭疼、高燒、盜汗,以及食欲明顯減退甚至消失等癥狀;2、精神癥狀:中毒較為嚴重的患者,除以上輕度中毒癥狀外,還可能會出現精神癥狀,比如被害妄想癥、幻聽、多疑等;3、戒斷反應:如果患者突然停止服用安非他命,還可能會出現情緒煩躁、易怒、不安、顫抖、憂慮等癥狀;4、其他:長期大量服用安非他命還會使心血管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受到一些影響,導致患者出現心率增加、心肌梗塞、生長抑制等情況。由于安非他命可以刺激中樞神經,且存在一定的毒性、成癮性,部分人群應禁用安非他命,比如高血壓患者、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青光眼患者、藥物成癮史患者等。此外,孕婦、老人、兒童以及肝腎疾病患者也應慎用本藥。
作者:劉朝陽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閱讀量: 8243
夢魘也稱為夢魘發作,是指人在睡眠時做噩夢,由于夢境體驗不佳,人會突然覺醒或者無法從噩夢中醒來,覺醒后一般可以回憶起噩夢相關內容。通常情況下,經常夢魘不是精神病的前兆,若個體除經常夢魘外,不伴有其他異常癥狀,則考慮精神疾病的可能性較小。1、日常生活因素:經常夢魘多考慮是由于學習、工作壓力過大,或近期出現過重大事件,使精神長期處于緊張狀態、睡眠時精神無法放松導致的。也有可能是因為睡前聽恐怖故事或者睡眠姿勢不佳,均可誘發夢魘發作,但一般不會經常發作。通常經過休息、放松心態、調節心情得到改善,也可在睡眠時聽首輕音樂、喝杯熱牛奶、洗溫水澡等方式緩解疲勞,改善癥狀,白天也可以適當進行跑步、游泳、爬山等運動,均可改善心情,減少夢魘發作頻率;2、精神障礙因素:在臨床研究中,夢魘發作與一些精神疾病也有關系,夢魘人群出現焦慮癥、人格障礙、精神分裂癥的可能性較大,一般還會伴有其它異常狀況,如焦慮、抑郁、暴躁等,會對日常生活產生影響,此時建議及時就醫,明確診斷,積極給予心理治療或聯合藥物干預治療;3、缺乏B族維生素:有些人群經常出現夢魘,可能是因為體內缺乏B族維生素引起的一種特殊癥狀,體內缺乏B族維生素時,可導致人體出現乏力、精神困倦、失眠多夢的情況,就會經常出現夢魘發作。一般到醫院通過抽血檢查,可以明確是否存在B族維生素缺乏,明確存在這種情況后,可以遵醫囑通過藥物補充,常見藥物有復合維生素B,也可以根據自己所缺乏的類型,補充葉酸、維生素B1片等。同時日常生活中也要避免偏食、挑食,多吃水果、蔬菜以及肉、蛋、奶,都可以補充;4、藥物因素:如果本身存在一些疾病,存在長期服用β受體阻滯劑、抗抑郁藥等藥物的人群,也可能出現經常夢魘發作的情況。此時建議及時聯系自己醫生,詢問是否是由于藥物因素導致,以及是否需要繼續服藥,還是尋找其它藥物替代治療。
作者:常衛利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閱讀量: 5738
經常說夢話與精神病無明確的關聯,可能與心理、疾病等因素有關。經常說夢話一般是精神壓力過大、緊張、疾病或是睡眠障礙有關;偶爾說夢話則屬于正常生理現象,可不用特殊處理。1、心理因素:長期壓力過大、精神緊張、過于興奮的人群,在夜晚睡覺時,大腦就會將白天的內容進行整合并形成夢,致使夜間睡覺時說夢話。這類人群應當盡量放松心情,臨睡前可以洗熱水澡、泡腳等,不要想過多的事情,以緩解自身的壓力和緊張情緒。多數人脫離情緒的影響后,經常說夢話的情況就可以得到改善;2、疾病因素:既往確診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癥等,也可以表現為經常說夢話,需要遵醫囑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積極的控制病情。另外,兒童神經官能癥、夜驚癥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疾病的患者,可能會經常說夢話。兒童神經官能癥可能與長期的精神緊張有關,需要父母的配合,慢慢開導孩子。夜驚癥可能與遺傳、生長發育等因素有關,可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而消失。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可通過控制體重、改善睡姿、經鼻持續氣道正壓呼吸、鼻腔手術等方法治療,病情控制后,經常說夢話的現象可逐漸消失。上述因素均可能導致經常說夢話,精神病也是原因之一,但單憑經常說夢話這一點無法確診為精神病。精神病的確診需要了解個人的成長情況、是否有家族病史、既往患有的疾病、頭部是否受過傷等情況,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系統的檢查,包括精神、血液、影像學等檢查及量表測試,排除器質性病變導致的精神疾病,以上檢查如有異常,才可以懷疑患有精神病。
作者:常衛利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閱讀量: 4898
總是忍不住笑不一定是精神病,部分人群可能僅僅是因為近期情緒比較亢奮所致。但若在比較嚴肅、莊重等不適宜笑的場合,持續出現忍不住笑的癥狀,懷疑有可能與輕度狂躁癥、精神病等疾病因素相關,建議到醫院完善相關檢查并進行治療:1、輕度狂躁癥:內分泌失調、神經功能紊亂等原因,可能會導致輕度狂躁癥的發生,主要表現為總是忍不住笑、自覺精力充沛、日常說話量增加等各種情感高漲的癥狀。未經控制的輕度狂躁癥會逐漸發展為精神病,因此建議有上述情況的人群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2、精神?。壕癫≡谂R床上也稱為精神障礙,發病人群不僅會忍不住笑,還會同時伴有幻覺、錯覺、認知能力下降、情感障礙等多種精神障礙癥狀。病情嚴重時甚至還會出現自殘傾向或者攻擊行為;3、其他:總是忍不住笑也可能是一種強笑表現,雖然此類人群意識清晰、邏輯思維能力正常,但是也會經常出現無法克制的大笑,常見于帕金森、腦外傷、腦腫瘤、腦動脈硬化等腦部器質性病變的人群。此外,甲狀腺功能亢進等激素分泌比較旺盛的人群,也可能會出現總是忍不住笑的癥狀。如果是由于精神類疾病造成的總是忍不住笑,臨床首選抗精神類藥物,輔以心理疏導進行治療。如果是存在某些器質性疾病造成,建議針對原發疾病積極處理,從而緩解癥狀。
作者:常衛利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閱讀量: 8009
精神病的最佳治療時間當然是越早越好,開始出現癥狀或者一經確診就需要立刻開始治療。但是精神病的種類也有很多,有些是有不同的進展階段,有些則會突然發病,所以在治療時間的選擇上也有所不同。1、如果是心理疾病引起的精神病,僅限于心理障礙造成的精神病,在疾病的早期也就是在心理障礙時治療,便是治療的最佳時間,可以通過一些心理疏導、心理教育等方法進行治療;2、若是精神疾病,像強迫癥、神經衰弱、躁狂癥、恐懼癥等,這些疾病往往具有潛伏期,難以發現,因此它們的最佳治療時間是在首次發作期間,可以通過藥物或手術等為主要治療方法,輔以心理治療;3、若是較嚴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癥、雙相情感障礙等,病程較長,病情反復,最佳的治療時間是在疾病最開始以及病情穩定的階段,同樣可以通過藥物或手術等為主要治療方法,輔以心理治療;4、一些遺傳性的精神疾病或大腦損傷造成的不可治愈性精神疾病,如遺傳性精神分裂癥,腦損傷造成的癲癇等,這種情況也需在首次發病就開始治療,但即使在最佳治療時間開始治療,仍需要長期或者終身治療,可以根據病情的發作時間或發作程度,積極對癥治療。
作者:常衛利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閱讀量: 4424
被害妄想癥是精神障礙的癥狀之一,顧名思義患者存在思維混亂,常會以為有人加害自己或自己隨時會收到傷害,可伴有情緒低落、錯誤認知、悲觀失望等典型表現,由于該疾病具有持續發作的特點,治愈的難度較大,因此臨床上也并無特定的治愈方案。但患者也無需過于擔心,通常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進行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的方式來干預病情,同時患者配合度較高,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治愈的效果:一、藥物治療:1、抗精神病藥物:由于患者長期處于恐懼為別人所害的錯誤認知中,病態的思維會越來越嚴重,為避免出現抑郁、自殺等后果,患者需要及時就診,遵醫囑服用利培酮、帕利哌酮、氨磺必利等藥物來緩解緊張、恐懼的情緒;2、鎮靜藥物:被害妄想癥的患者在情緒上往往波動較大,且在暴躁易怒的情況下,可能會對自己以及他人造成傷害,故應由專業的醫生進行鎮靜治療,臨床上多用苯巴比妥等藥物。二、心理治療:患者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還需要到醫院進行心理治療,從而達到輔助病情恢復的效果。一般情況下,心理治療主要是醫生從患者的主觀情緒出發,為患者提供安慰、理解、陪伴,并指導其家人正確引導患者的情緒,切勿施加壓力,最終為患者營造安全、舒適的環境,減輕心理的不安、多疑。雖然上述方式對于患者的病情恢復具有積極的效果,但是具體的治療效果存在個人差異性,取決于患者自身的病程發展、心理接受情況,因此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達到完全治愈的效果。此外,若患者是由于器質性疾病,常見有阿爾茲海默癥等引發的被害妄想癥,還需針對原發疾病進行治療。
作者:常衛利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閱讀量: 5938
全部 北京 上海 廣東 廣西 江蘇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東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遼寧 黑龍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慶 陜西 甘肅 云南 新疆 內蒙古 海南 貴州 青海 寧夏 西藏